1976年,周恩来总理逝世后,国务院总理一职出缺,在毛主席的提一下,华国锋临危受命,出任代总理,处置国务院内外的一切事务。同年10月,在华国锋、叶剑英等人的主持策划下,“四人帮”的势力被成功粉碎,国内政治环境逐渐平稳。1977年8月19日,华国锋正式当选主席、兼任国务院总理。上任后,他稳定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,完成了拨乱反正,还了政治环境一片清明。然而,就在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时,华国锋却突然在1980年请辞,主动卸任国务院总理一职,次年又辞去了中央主席、军委主席之位。得知华国锋突然请辞,退出中央政治权利中心后,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。毕竟在他的带领下,国家恢复了发展,他明明可以带着大家继续往前走,为什么要突然请辞呢?其实,了解了华国锋的经历和性格之后,就会明白,他的主动请辞,一点都不意外。和很多早期党内领导人一样,华国锋也出生在战火四起的革命年代,自幼在枪林弹雨的洗礼下长大。青年时,看着日军侵占中国领土,他的内心就满是愤恨,期盼着自己将来有一天能够保家卫国,施展抱负。抗战爆发后,华国锋主动加入工厂党,在家乡开展革命工作,领导游击队开展敌后工作。虽说华国锋没有在前线打仗,但他却极其擅长后方建设,处理地方事务。在他的不断努力下,根据地建设的越来越完善,地方事务也被他打理的井井有条。土改开始后,华国锋再次得到组织的重用,负责领导人民群众开展相关工作,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土改进程。期间,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,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很出众,中央和上级对他的工作表现也十分满意。进入解放战争后期,国内大部分地区虽然已经解放,但却因为缺乏领导,从而陷入了混乱的局面当中。为了尽快稳定局面,中央只好从北方根据地调了大量的干部南下,这次工作调动,让华国锋和湖南结下了不解之缘。按照上级的安排,华国锋来到了湖南省湘阴县,担任县委书记。来到湘阴县之后,他的首要任务就是稳定局势,而后大力发展农业,尽可能的保证每一个群众都能吃得饱饭。紧接着,他又开始兴建水利工程,支持袁隆平对水稻事业的研究,同时注重地方经济的发展。可以说,华国锋是湖南经济发展的见证者,也是早期的领路人。当然,他做的这一切,组织也都看在眼里,并且给予了他最大的肯定,不仅将他提拔为湖南省委第一书记,后来更是直接把他调到国务院,配合周总理工作。特殊时期到来了,华国锋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,但他从来没有畏惧,更没有退缩,即使大环境混乱,他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稳定政府工作。出任代总理后,他一心为党,狠抓国内生产,极力平反,维护了国家和社会的稳定。待一切回到正轨后,华国锋觉得应该把机会让给年轻人,让更合适的人接手以后的改革工作,于是便主动请辞。回顾华国锋的政治生涯就不难发现,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注重名利的人,无论在什么位置,他都低调谦逊,从来不搞特殊,也不会去在意权利的得失。于他而言,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,剩下的事,不如交给后人去做。退休后,华国锋虽然不谈政事,但依旧关心着国家的建设和发展,利用闲暇时间读书看报,偶尔也会浇浇花,种种果树,虽然身患糖尿病,但在夫人韩芝俊的精心照料下,身子骨一直很硬朗。进入人生的最后阶段,华国锋看的也很开,去世前,他也只留下了一句十二个字的遗嘱:让我回卦山吧,那里树多,清净。短短的十二个字,承载了华国锋同志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故土的不舍,在他的心里,无论走到哪里,无论时间过去多久,家乡始终是他的牵挂。2008年8月20日,华国锋同志因病去世,遗体告别仪式举办完成后,家人便按照他的遗愿,将他的骨灰带回了卦山,让他在故乡长眠。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